
旅游景点简介:
(资料图)
拙政园:位于娄门内东北街178号,是苏州园林中最大的,也是最著名的一座。拙政园始建于明代,王献臣是该园第一位主人。他在嘉靖、正德年间官居监察御史,晚年仕途不得意,罢官而归,买地造园,借《闲居赋》“拙者之为政”句意,取名为拙政园。园内主要景点有:兰雪堂、芙蓉榭、秫香馆、放眼亭、远香堂、小沧浪、留听阁、浮翠阁等。
交通:游1、2、5线,2、3路拙政园站下,往东步行100米即到。
门票:旺季(3.1-5.31;9.1-11.30)70元;淡季(6.1-8.31;12.1-2.29)50元。两个旺季分别举办免费杜鹃花节、荷花节。
开放时间:8:15-17:30
狮子林:位于城东北的园林路23号,是元代僧人天如禅师为纪念他的教师中峰神僧而创建的。狮子林拥有国内尚存最大的古代假山群。湖石假山玲珑众多、出神入化,形似狮子起舞,被誉为“假山王国”,有“桃源十八景”之美誉。园中最高峰为“狮子峰”,另有“含晖”、“吐月”等名峰,建筑有“立雪堂”、“卧云室”、“指柏轩”、“问梅阁”等。
提醒:可与苏州民俗博物馆、钱币博物馆同游。沿园林路向北百米即是拙政园。
交通:游1、2、5线,2、3、4、40、701路可达。
门票:旺季(3.1-5.31;9.1-11.30)30元;淡季(6.1-8.31;12.1-2.29)20元。
虎丘:是苏州城的标志性景观,有“吴中第一名胜”之称。苏州在春秋时是吴国的首都,吴王阖闾死后就葬于虎丘。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在苏州任刺史时,曾凿山引水,修七里堤,使虎丘景致更加秀美。宋代诗人苏轼曾说过:“到苏州不游虎丘,乃憾事也。”古人在评价虎丘的特色时,曾提出:“九宜”之说,称虎丘宜月、宜雪、宜雨、宜烟、宜春晓、宜夏、宜秋爽、宜落木、宜夕阳。
现园内主要景观有:世界著名斜塔——虎丘塔、“天下第三泉”、断梁殿、憨憨泉、试剑石、剑池、拥翠山庄、万景山庄等。
交通:游1、2路,公交8、49路车可达。
门票:旺季(3.1-5.31;9.1-11.30)60元;淡季(6.1-8.31;12.1-2.29)40元。两个旺季分别举办花会、庙会。
留园:中国四大名园之一,始建于明嘉靖年间。清乾隆末年被刘恕所得,扩建后改名寒碧山庄,时称“刘园”。光绪初年,官绅盛康买下此园,吸取苏州各园之长,重新扩建修葺,改名为留园。
留园共分中、东、西、北4个景区,景区间由700多米长的曲廊连接,长廊两壁上嵌有历代名家书法石刻300多方,人称“留园法帖”。廊檐下有粉白花墙漏窗,图案精美。从花墙望去,山池亭台在花树中若隐若现,有如丹青画卷,别有情趣。
交通:游1、2线,11路可达。
门票:旺季(3.1-5.31;9.1-11.30)40元;淡季(6.1-8.31;12.1-2.29)30元。旺季免费提供“吴歈兰薰”表演。
开放时间:7:30-17:00
西园寺:位于苏州金门外下塘街,留园西侧不远处,西园寺是戒幢律寺和西花园放生池的总称。
该寺始建于元至元年间(1264-1294年),本名归源寺,有四大天王殿、大雄宝殿、五百罗汉堂、观音殿和藏经楼等建筑。其中罗汉堂特点突出,堂中央有一尊用整根香樟木雕成的13米高的千手千眼观音,在它不远处,还有一尊特殊的佛像,四面有四个不同面相的脸,据说代表了佛教的四大名山及主供神,即:五台山文殊菩萨、九华山地藏菩萨、峨眉山普贤菩萨、普陀山观音菩萨。堂内还塑有大肚弥勒像,寒山、拾得像,关公、韦驮像等,其中最为著名的是“疯僧”、“济公”两像,其传神与妙趣横生令人惊叹不已,堪称杰作。
西花园的放生池同样引人入胜,池内有很多鱼和鳖,大都是佛教徒所放生。其中五色鲤鱼可与杭州玉泉媲美。池中还有一只三百多岁的大鼋,只有在炎热天气才出水一现。
交通:游1、2、3线,6、10、11、17路可达。
门票:25元
寒山寺:位于姑苏城外枫桥边,始建于六朝,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唐贞观年间改名为寒山寺。寺内主要建筑有:大雄宝殿、庑殿(偏殿)、藏经楼、碑廊、钟楼、枫江楼等。大雄宝殿右侧有一口日本友人送来的铜钟,它是1906年由小林诚义等一批工匠铸成的。此钟一式共铸两口,一口在日本馆山寺,另一口就在寒山寺,至今保存完好。
提醒:可顺路游附近的枫桥、铁铃关等景点。
交通:乘游3线、3、6、9、17、21、31、301路车枫桥站下。
门票:15元/人,陈列馆门票5元/人,联票价格为20元/人,登钟楼敲钟5元(3下)。
网师园:位于带城桥路阔家头巷11号,是一处典型的清代宅园。最初是南宋淳熙年间(1174-1189),吏部侍郎史正志罢官后建的一座宅院,自誉藏万卷书,取园名“万卷堂”,自号“渔隐”。清乾隆年间,光禄寺少卿宋宗元在万卷堂故址,营造别墅,为奉母养亲之所,始名网师园,“网师”是渔夫、渔翁的意思。全园面积5400平方米,由东部的宅第、中部的主园和西部的内园三部分组成。园内主要景观有:轿厅、大厅、梯云室、月到风来亭、殿春庭院等。1981年建成于美国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内的中国庭院“明轩”,就是以该园的“殿春”庭院为蓝本设计建造的。
网师园最特别的是夜花园部分,昆曲、评弹、江南丝竹、古筝、笛子等曲艺节目轮流在花园中不同的厅堂演出。由于表演有中国江南特色,环境又是著名的苏州园林夜景,对游客了解吴地文化有一定程度的帮助,因此极受海内外游客的喜爱。
沧浪亭:苏州最古老的园林,原为五代吴越广陵王的池馆。沧浪亭以清幽古朴见长,融园内的假山与园外的池水于一体,在假山与池水之间,隔着一条复廊,廊壁开有花窗,透过漏景,沟通内山外水。据说全园有108种花窗样式,图案花纹变化多端,构作精巧,是苏州园林花窗的典型。
沧浪亭在假山东首最高处,上刻清代朴学大师俞樾手书“沧浪亭”3字。建筑风格古朴,结构形式与整个园林气氛非常协调。两旁石柱上有石刻对联一副:“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远山皆有情”。
怡园:位于市中心人民路中段,是清光绪年间富绅顾文彬所建的私人花园。东部原为明朝尚书吴宽的旧宅,西部为顾氏扩建。东西两部间用一道复廊相隔,复廊墙壁饰有花窗,从花窗中看东、西两面的园景,格外幽深曲折。
交通:游1、4线,1、8、9、20、21、38、46、68、101、102、103路可达。
门票:15元,军人持证免费。
盘门:位于苏州古城墙的西南角,有著名的“盘门三景”瑞光塔、吴门桥和盘门城楼。
现存的瑞光塔为北宋砖塔,塔高43.2米,7级8面,由外壁、回廊、塔心组成。瑞光塔中曾多次发现珍贵文物。1963年,在第一层塔壁内发现木佛两尊,第三层塔心内取出石佛一尊以及大中祥符年间砖刻题等文物。1978年,又在第三层塔心砖龛内发现舍利宝幢、观音、如来铜造像、木刻印刷和碧纸金书的经卷共100多卷,为五代至北宋时文物。
交通:游2、5线,7、30、701路到盘门景区站下。从人民路上的泰华商厦向西200米亦可到达盘门景区。
门票:25元,免费提供评弹表演。
开放时间:8:00-16:45
旅游行程推荐:
周六:早上在上海火车站乘城际列车去苏州,抵达后乘2路去拙政园、狮子林、苏州民俗博物馆,转游1路依次游览虎丘、留园、西园,再乘6路去寒山寺,夜游观前街,宿酒店。
周日:上午乘游2依次游网师园、沧浪亭、怡园,下午游盘门景区,游毕后乘游2路回火车站,搭过路火车返沪。
旅游行家指南:
娱乐:
苏州乐园被誉为“东方迪斯尼”,它具有国际现代游乐高科技与深刻的文化内涵兼备的特点。置身其中,既能领略缤纷绚丽的欧美风采,又能感受自然浑厚的东方情调,中西文化精粹如清风袭面,让人耳目一新。
苏州的观前街、十全街历经数年修葺完善,业已成为集娱乐、餐饮、观光、购物于一体的现代化商业街,如今是海内外游客苏州之行的必游之地。
餐饮:
著名的苏式招牌菜有:松鼠桂鱼、清汤鱼翅、响油鳝糊、西瓜鸡、母油整鸡、太湖莼菜汤、翡翠虾斗、荷花集锦炖等。苏州小吃亦闻名天下,蜜汁豆腐干,松子糖,玫瑰瓜子,虾子酱油,枣泥麻饼,猪油年糕等,都是脍炙人口的美食,不可不尝。
“得月楼”和“松鹤楼”是老字号的苏式餐馆;“老苏州茶酒楼”以传统苏帮菜而闻名;“朱鸿兴面馆”和“绿扬馄饨”等物美价廉,比较适合大众消费。苏州的主要美食街有:太监弄、十全街、学士街、嘉馀坊、凤凰街、干将路和石路金门商市美食街等。
交通:
上海到苏州的城际列车,每天上午在上海新客站发车,40分钟即可直达。
苏州南、北、西几个汽车站每天日间都有高速大巴开往上海,北站最多,平均20分钟一班,票价26-30元,车程1小时20分左右。上海下客站有恒丰路、沪太路、徐家汇虹桥路、浦东白莲泾等地,建议在购票时询问清楚,选择离自己目的地近的车站。
出租车:起步价10元(3公里)。3公里后,每公里单价1.8元,5公里后,加收50%空驶费。等候时间5分钟免费,超过5分钟,每5分钟折合1公里。23:00后,车费(起步价)含增加30%。苏州部分景点分布在小巷中,汽车不能直接到达门前,此时三轮车就是最好的交通工具了。三轮车起步价2元,每公里加收2元,包车时,每人每小时5元。
苏州的景点比较集中,骑着一辆自行车走街串巷、访古探幽,您一定能沉醉于“小桥、流水、人家”的意境之中。在火车站东侧的平门桥一带有许多租车店,大致价格为:4小时内2元,5-6小时3元,一天5元,需要身份证及押金。
住宿:
如果你是自驾车旅游,天平山附近以及太湖沿岸有不少豪华别墅,价格也便宜,一般一幢双层别墅每日租金大约在400—600元之间。
当然对那些希望省钱的旅游者来说,要找一家干净、便宜的招待所也相当容易,在市区的大街上随处都能找到100元左右的“标间”。例如地处五卅路的体育局招待所就比较舒服。
购物:
到苏州购物,旅游纪念品首推苏绣,苏州的刺绣工艺与湖南的湘绣、四川的蜀绣、广东的粤绣并称中国的四大名绣。苏州的碧螺春茶是中国的十大名茶之一,是馈赠亲朋好友的佳品。还有苏州的宋锦、桃花坞木刻年画、苏扇等,都是当地的特产。此外苏州豆腐干也是小有名气的地方特色小吃,不妨买些回去与家人分享。
苏州的观前街是一条闻名中外的集娱乐、餐饮、观光于一体的商业步行街,并有观光游览车(每位1元)行驶街头。阊门外的石路和新区内的淮海街也是有名的商业街区,此外,十全街是旅游纪念品一条街,皮市街是花鸟市场,虎丘路和火车站前是婚纱和摄影器材一条街,都是购物好去处。
渭塘镇何家湾的“中国珍珠城”是个很大的珍珠交易集散地,可在苏州火车站乘83路公交车直达,也可乘12、84路公交车到达。
出游提示:
特色菜:鲃肺汤 白汁鼋菜 碧螺虾仁 松鼠桂鱼 西瓜鸡
特产:碧螺春茶 采芝斋糖果 宋锦 苏式糕点 苏式蜜饯 苏式糖果 苏绣 太仓肉松 太湖银鱼 桃花坞木刻年画
提醒:苏州的景点大都在17:30以前就关门了,节假日也不例外,如果是自助游就要特别注意这一点,合理安排时间。
苏州地区旅游节庆:
·西山太湖梅花节 3月1日—10日
·虎丘花会 3月—5月
·拙政园杜鹃花会 3月—6月
·角直水乡服饰文化节 4月
·南浩街神仙庙会 5月
·拙政园荷花节 7月—8月
·虎丘庙会 9月—10月
·中国丝绸旅游节 9月20日—25日
·苏州天平红枫节 11月
·寒山寺除夕听钟声 12月31日23时起
这些还是不错的
伍奢冢遗址新石器时代至汉代,位于利辛县西北20公里,孙庙乡庙李自然村东北500米,老母猪港南岸。遗址呈谷堆形,占地30000平方米。因伍奢冢在此而得名。冢上文化堆积层为38米,冢下为18米(河堤剖面),冢南100米处遣仍土城墙,东西长140米,基宽3米,高出地面半米许,城墙北侧发现有古井,锅灶遗迹等。六十年代,曾发现有石斧、骨针、陶网附、红烧土等。1980年以来,地面采集大量文物标本,经专家鉴定,为大汶口文化晚期遗物。其上层夹杂着东周至汉代遗物。该处具有重要的保护价值和学术研究价值。2004年10月28日被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五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禅阳寺位于马店乡沈营村,南依阜蚌公路,北邻黑土沟,遗址现状为一处中间略高、四周低缓的坡地,面积约5000平方米。采集有鸭嘴形、扁凿形(表面有凹槽)、圆锥形鼎足。器形有夹砂红陶蓝纹罐形鼎,腹饰宽凹蓝纹的夹砂厚壁缸等。时代稍晚的陶片,其纹饰有大方格纹、方格填线纹、小方格纹、蓝纹和绳纹等。陶色以红陶为主,黑陶较少。距地表10厘米以下,有大量红烧土,可能是陶窑或房屋遗迹。从采集标本分析,禅阳寺新石器时代文化可以分为早晚二期,其早期属大汶口文化,晚期属河南龙山文化。在遗址中曾采集到铜箭镞、蚁鼻钱、楚国货币等东周文化遗物,说明该遗址亦有东周文化层存在。已列入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乾溪“阴阳城”乾溪在张村南70里,俗称“乾沟”,位于西淝河北岸自管台子至亳州城父南有一条大沟叫“乾溪沟”;西淝河南岸自管台子至王人乡南储寨有一条小沟,亦称“乾溪沟”,俗称“乾沟”、“赶鸡沟”。北乾溪沟较直、较深,且河道变迁不大;西淝河以南河道变迁较大,南乾溪沟自西淝河至老母猪港上段被填塞,仅余王人乡至永兴15公里东西横沟。春秋晚期吴楚之间频繁交战,争夺徐、陈、蔡、州来诸国,乾溪地方属吴楚贯例部,楚国为北宋、郑,东防强吴,常陈兵于淝淮之间,于西淝河乾溪入口处筑城屯兵,宜攻宜守,实为战略要地。当地居民相沿传呼乾溪入淝口两岸叫“阴阳城”。在周家欢村与白庙村之间,多次发现陶网坠、蚁鼻钱(楚国货币)、铜鼎、铜镜、铜剑、车马器等。在南至庄汝、西至魏楼、北至管台子、东至赵楼,跨河2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发现过3座木桥遗迹,桥礅全是柏树,每根直径70厘米。
东城西城东城位于县城西13公里,城址东西1.5公里,南北1公里,呈长方形,土城墙已夷平,而东、北两方城河尚存。城中曾发现灰陶圈井。城东有一处西汉墓群。墓葬出土随葬器物有灰陶鼎、豆、壶、舫、罐、铜釜、洗及灰陶俑等。西城位于县城西27公里王人集东侧。城址南北1.5公里,东西0.5公里,城墙已夷平,西、北两方护城河尚存。西城河沿岸,暴雨后常可拣到蚁鼻钱(楚国货币)。城东500米的李寨村有一处汉墓群,出土有新莽货币,并书生发现有绳纹陶圈井。
纪家塔位于利辛县西北195公里,孙集镇孙园村东南700米,纪大庄西100米。建于清嘉庆五年(1800),是一座小型墓葬塔,塔体七层六面,塔基平面呈正六边形,每边长148米,塔高约10米。塔房原有一寺庙,已毁。此塔系仿木结构砖塔。第一层高约2.2米,其他各层高度自下而上逐层递减。二、三层外檐口及六角转变处,均砌一砖挑檐和一砖挑出飞檐。塔身第一层东南距地表64厘米处嵌青石碑一块,碑高42厘米,宽82厘米,碑文字迹不清,只落款处有“嘉庆五年”、“蒙城举人李××撰”尚可识。第二层一方向正中嵌青石匾额一块,镌刻隶书“芳名永垂”四字。第三层至第七层东南方向,每层正中均砌有拱形佛龛。塔身无窗,塔内中空,无塔心柱,每层只有“十”字形横木交叉支撑。塔顶为绿红彩柚葫芦形按尖,中心以铁钎贯穿巩固。全塔玲珑剔透,保存基本完好。是全省现存最小的古塔。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节孝坊位于利辛县西北18公里,孙集镇政府西700米,孙集至叶马刘公路北侧。是清代光绪皇帝为表彰孙兰芳之母陈氏忠贞节孝,教子有方,御批“圣旨”所立。整体结构系用青石刻制而成,上下共分三段,由五部分组成,高3.26米、宽1.08米、厚0.39米,占地面积14.50平方米。石坊上段,顶部为透雕“二龙戏珠”雕工精湛,两边为浮雕,刻有花卉、人物、日月图案否具有中携刻楷书“圣旨”二字,字体庄重边刻有“二龙戏珠”与顶部相呼应。中段中间为“节孝坊”石碑,石碑四周均刻有“二龙戏珠”图案,石碑两边竖有对联,对联上下端均刻有花卉图案,碑文略。下段为“节孝坊”底座。现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胡桥古桥位于利辛县东25公里,望疃镇芦沟集东北600米,胡桥庄西南100米。该桥横跨工、芡河之上,全长14米,桥梁为5孔,桥面宽4米,砖石结构。桥面用长方条石铺成,桥礅呈梭状形,底部用圆柱状基石铺垫,上部用青灰砖砌成。整个建筑古朴庄重。自明嘉靖时重修,清康熙、雍正年间屡有修葺,现有清道光贰拾壹年五月《重修胡家桥碑记》供考。现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刘伶墓民国乙丑《涡阳县志》:“李门集东八里有刘伶墓”。今三里湾乡刘土楼,旧称刘伶集,集南有刘伶庙,民国初年庙已拆除,遗有残碑。集侧有一荒冢,当地居民皆指称为刘伶墓。刘伶,西晋沛国人,“竹林七贤”之一。沛国,汉高帝改泗水郡置郡,东汉改为国,东晋复为郡。辖境相当今安徽淮河以北、西淝河以东,河南夏邑、永城及江苏沛、丰等县地。刘土楼位于西淝河东、北各11公里,当在沛国境内,典籍注为宿县人,未闻宿县有刘伶墓。
刘廷墓位于县城西18公里,张村镇白庙村,墓冢高大,面积约300平方米。刘廷,字省吾,南昌人,明万历初都督刘显之子。随父出征,作战勇敢,以功由守备升至总兵,身历百战,于诸将中最骁勇。明万历四十七年(1619),与清兵大战于阿而里达岗,因地势不熟,遭清军夹击阵亡。刘廷死,举朝大悚。其所用镔铁刀重60多公斤,马上轮转如飞,世称“刘大刀”。天启初赠少保。《明史》有传。
旧城位于利辛县城东北18公里,芡河东岸。城址东西1.25公里,南北1.5公里。城址地表可采集到灰陶四分式卷云瓦当,绳纹简瓦,几何形空心砖侧表摸印菱形,方援纹砖等汉代遗物。城址外曾发现规模较大的汉砖石墓。墓葬石门,雕刻有朱雀图案及铺首街环。在当地,民间广为流传着:越王坐旧城,七十二眼井。落星桥,御花园,报恩寺,四门出棺越王死。东部大蒋湾,南有云蒙山,西靠运粮河,北边老龙滩。
傅营六地委驻地位于县城西北32公里柳西乡傅营庄。1946年11月底,中央军委决定成立豫皖苏军区。1947年10月12日,豫皖苏军区党委根据中原局“变淮河为内河,使平汉路东西连成一片,并使豫皖苏与鄂豫皖确实相接”的指示,决定成立六分区、六地委。10月22日,在亳县立德寺召开六分区第一次会议;0月24日,分区机关活动在张村铺、高公庙一带,六地委、六分区驻于傅营。1949年1月,根据中央《关于在全国解放区行政管辖省县原边归界》的指示,豫皖苏六分区、六地委随之撤销。驻地原有一个院落,现仅存旧房两间。
刘家集烈士陵园位于县城东北12.5公里,刘家集大街西侧60米处。陵园占地面积3600平方米。碑祭后边南北五排,每排东西5座,共计25座烈士墓葬。1948年5月1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豫皖苏区十一团(曾用龙山部队代号),分析敌情后,按照六分区电令北返,打击敌新编七十四师,配合华野大军即将开始的豫东战役。途中暂住刘家集镇刘染、戴庄、张庄、徐庄一带。国民党新编七十四师驻望疃董集踞点1200余人,向我驻地搜索进犯。苏区十一团团首长观察敌情后,立即命令部队从三面阻击敌人。经过一白天的激战,终以取得胜利。为纪念在战斗中牺牲的革命烈士,1983年利辛县人民政府于刘家集南头建一烈士陵园。由于陵园占地面积较小,已不适应形势发展需要,1999年利辛县政府决定将陵园迁移新址。该烈士陵园为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每年清明节,广大干群和青少年学生前来凭吊祭扫,缅怀先烈。
利辛县烈士陵园利辛烈士陵园原名路集烈士纪念碑,位于县城20公里处的路集。这里埋葬着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为国捐躯的祝聚民等七位烈士的遗骨。他们在硝烟滚滚的战场上抛头颅,洒热血,献出了年轻而宝贵的生命。1984年县人民政府出资兴建,2003年12月县人民政府出资重修扩建并命名为利辛县烈士陵园。整个陵园长110米,宽90米,纪念碑高10米,气势恢宏,古朴庄重,依“山”傍水,松柏掩翠,满园馨香。既有陵园之凝重肃穆,又有园林之秀丽清新,集瞻仰、游览两种功能于一体。原安徽省委副书记、省人大主任王光宇为纪念碑题词: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原省人大副主任郑锐为陵园题写了园名。是利辛县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