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法·波德莱尔《恶之花》为了取悦于野蛮的人,为了向魔鬼们神气十足的奴仆,献媚,我们竟侮辱。
2、我们所热爱的人们,奉承我们所厌恶的人们,我们竟使被人无故鄙视的弱者伤心,我们竟沦为奴颜婢膝的刽子手,我们竟向极度的愚昧。
(资料图片)
3、向公牛脑袋般的愚蠢致敬,我们竟为腐败,所发出的微光祝福。
4、我们竟亲吻呆若木鸡的蠢物,并表示无限崇拜,最后,为了把眩晕。
5、淹没在狂热中,我们竟至于,仿佛因诗才而骄傲、以表现日趋,没落的事物所引起的兴奋。
6、为荣的神父,未渴而饮,未饥而食,快把灯吹灭吧,别再迟疑,让我们躲入黑暗深处。
7、文章简介:《恶之花》是夏尔·波德莱尔(1821-1867)的一部诗集,它是一本有逻辑、有结构、有头有尾、浑然一体的书。
8、是一部表现西方精神病态和社会病态的诗歌艺术作品。
9、然而病态未必不是一种美。
10、波德莱尔的天才,恰恰表现在他能在恶的世界中发现美,也能在美的体验中感受到恶的存在,并通过诗歌化腐朽为神奇。
11、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恶之花》是“恶”的艺术,而不是恶的颂歌。
12、以诗歌表现现代都市的丑恶、现代文明的虚伪以及现代人精神世界的贫乏空虚,是《恶之花》对诗坛的独特贡献,也是波德莱尔给日后的现代主义提供的有益启示。
13、诗人以罕见的胆识,陈列出种种丑行与败德,也倾诉了深藏于心中的郁闷与苦恼。
14、扩展资料写作背景:19世纪的末期法国精神上的压抑与惶惑不安,生活上的焦虑孤独空虚与无聊,肉体上的欲望的沉沦,成为西方世界的普遍精神状态。
15、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随着西方资本主义社会各种矛盾的激化,五花八门的现代派文学派别先后出现,到20年代形成高潮。
16、值得一提的是,一八四八年革命是法国文学的一个转折点。
17、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失去了前期的热情和锐气,强调以“科学的精神”追求更精确的描写和纯客观的分析。
18、19世纪80年代,在法国,正式打出了象征主义的旗号,并逐步形成了象征主义作家队伍。
19、作为这一过渡时期的现代派文学代表人物,波德莱尔不堪忍受家庭束缚,带着生父留给他的十万法郎遗产离开家庭,放浪形骸、标新立异,想以此表示他对正统的资产阶级生活的轻蔑。
20、波德莱尔的忧郁既与生俱来,同时也是后天形成的,是作为一个社会个体的人在失落其价值、找不到出路后内心的压抑、躁动的表征。
21、它反映了人与时代、社会的冲突。
22、他忧郁、孤独、高傲、悲观、叛逆,是顽固的个人主义者。
23、从而也创作出更多焦灼的充满罪恶感的诗歌。
24、1851年波拿巴政变成功后,波德莱尔的革命激情很快便消失了。
25、他对革命悲观失望,思想急剧向右摇摆,而且这种消极悲观、颓废的思想在他的头学观和诗歌创作中,他憎恨通行的和伪善的资产阶级道德,憎恨平凡。
26、他甚至对健康的,自然和正常的东西也憎恶起来,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使得他转向了内心的黑暗。
27、他在本身就是与美感和道德对立的东西中寻找美感欣赏的对象,甚至不道德的东西,仿佛只要它不带有资产阶级作风的气息,他也乐意接受。
28、然而,理想幻灭后,他又迅速恢复了文学生活。
29、他从此一直埋头于诗歌创作,在文学领域里进行旅命。
30、而在文学领域里的革命却充分体现了他积极向上的。
31、因此,1852-1857年间,他先后发表了20多首诗。
32、期间他还翻译了大量爱伦·坡的诗文,后者作品强调写忧郁的情绪,大多古怪、传特、病怒的形象。
33、爱伦·坡“把滑稽提高到怪诞,把机智夸大成嘲弄,把奇特变成怪异和神秘”的作品对波德莱尔影响很大,使波德莱尔脱离了法国浪漫主义所陷入的个人多愁善感,发挥了想象力在诗歌中的巨大作用。
34、于是,波德莱尔发展爱伦·坡的理论,使浪漫主义诗歌演变成象征派抒情体。
35、诗人经过十余年的艰难创作,经过反复修改,《恶之花》在1857年最终发行出版。
本文到此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